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调研组赴中国政法大学调研,探索司法社工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5-07-01 10:46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6月27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彭东及委员会执行主任张祥、总干事么宁、常务副主任赵曾海、执行总干事张明敏、副总干事范海兰组成调研组赴中国政法大学就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与行业发展进行深度调研,探索司法社工融合发展新路径。

图片1

6月27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彭东及委员会执行主任张祥、总干事么宁、常务副主任赵曾海、执行总干事张明敏、副总干事范海兰组成调研组赴中国政法大学就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训与行业发展进行深度调研,探索司法社工融合发展新路径。

中央政法培训学院执行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宋乃龙、中央政法培训学院执行副院长郑永吉、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家级法治教育基地项目中心主任杨小燕热情接待调研组一行。

双方围绕“构建司法社工赋能体系”主题,探讨如何通过系统性培训体系,推动律师、社区矫正工作者、网格员等多元主体参与司法社会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

座谈会上,“线上线下融合、政策资源联动”培训合作框架成为讨论的重点。宋乃龙表示,中国政法大学将发挥其在法律教育与培训体系研发方面的优势,设计包含法律实务、心理干预、矛盾调解等核心模块的课程体系。彭东表示,司法社会工作面临需求旺盛与专业力量不足的突出矛盾。课程设计要以实战为导向,重点解决基层工作中常见的法律纠纷、心理干预等难题,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将依托其全国性行业枢纽,打通培训资源落地渠道。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 700万名网格员、9万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这些一线治理力量普遍存在法律知识薄弱、矛盾调解技能不足等问题,亟须系统化专业培训赋能。

目前,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设计出了“基础培训+专项认证”的双层体系,以研发的“法律明白人”乡村治理课程为例,已形成 100 余节标准化课件,基本可以满足网格员、信访员等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

双方还就建立司法社会工作行业标准、培训认证、政府购买等系统性服务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梳理。

  • 关键字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

 

 
Baidu
map